洮水欢歌迎盛会 彩陶流韵聚群贤——第八届马家窑文化节在甘肃临洮盛大开幕

秋日的临洮,天高云淡,洮水澄澈。2025年9月26日,这座因马家窑文化而闻名于世的小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以"彩陶和光·文明互鉴·融合共享"为主题的第八届马家窑文化节在临洮县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文化界人士、企业家和当地群众齐聚洮河之滨,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
《华夏早报》高级记者 周应文 报道
开幕盛况:文化盛宴启幕
上午九时,马家窑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广场上嘉宾云集。在富有陇中特色的暖场表演后,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定西市委书记汪尚学出席开幕式并宣布第八届马家窑文化节开幕。他在讲话中指出,定西历史厚重、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马家窑文化作为人类文明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因首先发现于定西市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汪尚学表示,近年来,定西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锚定建设陇中文化强市目标,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定西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宝林主持开幕式。市政府副市长徐兰军在致辞中说,马家窑文化节不仅是展示马家窑文化魅力的窗口,更是一个促进交流、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热忱欢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文化机构、企业家朋友,在文化研究、人才培养、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更加广泛、深入、务实的合作。
学术盛宴:探寻文明密码
开幕式后举行的主旨演讲环节,将现场观众带入了一场深邃的文明探索之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以马家窑彩陶纹饰为切入点,深入解读了史前先民的艺术创造力与精神世界。
"马家窑彩陶的纹饰,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先民对宇宙、对自然、对生命的理解和表达。"王仁湘研究员指着PPT上精美的彩陶图片说,"这些流畅的线条、对称的构图、神秘的符号,无不展现着五千年前先民们惊人的审美能力和哲学思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彭明浩则从考古学角度,分享了临洮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的最新研究成果。"寺洼遗址的发现,为我们理解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彭院长通过大量的考古现场图片和数据,向听众展现了一个立体、生动的马家窑文化图景。
现场一名考古工作者告诉记者:"能够聆听顶尖专家的讲座,对马家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对我今后的学术研究很有启发。"
项目签约:文旅融合新篇章
文化节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项目合作、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在开幕式现场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四个重大文旅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达数亿元。
太石交旅融合项目水上会客厅新业态提质升级项目,将依托洮河水资源,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交旅融合示范区;"茅歌水韵湖畔火锅"(临洮熙州明园生态园)项目,将地方美食文化与自然风光完美结合;南屏山旅游景区低空旅游建设项目,引入直升机、滑翔翼等新兴旅游业态;临洮县文创产业园建设项目,则致力于打造马家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临洮县文旅局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极大提升临洮文旅产业的品质和内涵,为马家窑文化的活化利用开辟新路径。"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更要让这些资源活起来、火起来,真正造福当地百姓。"
新馆启航:文化地标亮相
本届文化节的重要亮点之一,是马家窑文化研究展示中心的正式启用。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这座崭新的文化地标。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示中心建筑设计独具匠心,呈"C"字形平面布局,以"盘泥筑器"的方式,模拟了泥条盘成器形时逐层递增、逐圈收缩的过程。外墙采用仿夯土砂浆,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
走进序厅,"彩陶王"通过柔性LED屏震撼呈现,卓越的制陶技艺与绚烂深邃的文化内涵令人叹为观止。第一展厅"探索·彩陶的奥秘"分为五个单元,从马家窑文化的发现与命名历程,到制陶工艺的全流程展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在第二展厅"寻觅·先民的足迹",可步入式全场景设计结合OLED透明屏、AR聚落微缩沙盘等高科技手段,营造出沉浸式体验空间,让观众仿佛穿越五千年,亲历远古先民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
这个展示中心的建设和展陈水平,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来自陕西的游客张先生感慨地说,"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展现古老文明,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这种体验非常棒。"
文化底蕴:千年文明的当代价值
马家窑文化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精美的彩陶艺术而闻名于世。马家窑彩陶造型优美、纹饰奇特、色彩绚丽、制作精良,展现了原始先民极高的审美情趣和非凡的艺术创造力。
今年是马家窑文化发现101周年。一个多世纪以来,通过对马家窑文化的不懈研究,学界逐渐揭开了这段辉煌史前文明的神秘面纱。特别是临洮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的发现,揭示了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为我们了解远古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马家窑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寺洼文化、辛店文化一起,让定西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节点地带。其所蕴含的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宽广胸怀,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更为我们追溯文明根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市提供了丰厚滋养。
特色活动:多彩节会促交流
据悉,本届马家窑文化节期间,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文旅招商引资项目签约、现场观摩、学术访谈、百家媒体走进马家窑文化命名地采风创作及马家窑文化主题研学等系列活动将陆续展开。
其中,"百家媒体走进马家窑文化命名地"采风活动吸引了中央和省市各级媒体的广泛参与。记者们将深入临洮县各地,用镜头和文字记录马家窑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临洮县在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马家窑文化主题研学活动则面向广大青少年,通过专家讲座、实地考察、手工体验等形式,让年轻一代深入了解马家窑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临洮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让青少年从小接触、了解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赋能:文化助力发展
马家窑文化节的举办,不仅提升了临洮的文化影响力,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年来,临洮县聚焦马家窑文化金字招牌,持续加大保护研究、宣传推广和活化利用力度。
制定出台《定西市马家窑辛店寺洼遗址保护条例》,建成了马家窑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和马家窑遗址博物馆,打造了以马家窑遗址为核心的农文旅融合文化研学体验基地,创排了《再现马家窑》等优秀文艺作品......这一系列举措,让马家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值得一提的是,定西也因马家窑文化特色被评为西北首个"国潮城市"。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当地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不懈探索。将古老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开发具有马家窑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以崭新的面貌走进现代生活。
未来展望:让文物活起来
随着第八届马家窑文化节的开幕,临洮县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开启了新的篇章。汪尚学书记在开幕式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文化赋能、以文兴业,充分利用马家窑文化的资源优势。
坚持保护为先,筑牢文化遗产传承根基;强化研究阐释,深挖马家窑文化精神内涵;推动活化利用,创新文化传播与体验方式;深化融合发展,增强文旅产业带动效能......这一系列规划部署,为马家窑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临洮县委书记张振亚表示,将以此次文化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马家窑文化的研究阐释和展示利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文明互鉴:走向世界的马家窑
马家窑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本届文化节"文明互鉴"的主题,体现了马家窑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质和走向世界的胸怀。
与会专家认为,马家窑文化作为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深入挖掘马家窑文化中的交流互鉴元素,讲好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故事,对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马家窑文化所体现的开放包容精神,与当今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潮流高度契合。"一位与会学者表示,"我们要加强对马家窑文化的研究阐释和对外传播,让这一古老文明在推动文明对话、促进民心相通中发挥更大作用。
"洮水奔流不息,文明绵延不绝。第八届马家窑文化节的举办,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文明的对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临洮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发展姿态,书写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篇章,让古老的马家窑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随着开幕式的成功举行,第八届马家窑文化节各项活动将陆续展开。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学术研讨、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为与会嘉宾和当地群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马家窑文化这一穿越五千年的文明之光,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