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里的母爱共鸣,经典作品背后的创作匠心

华夏早报讯(记者 王晓军)5月9日上午,辽宁营口鲅鱼圈第三十届望儿山母亲节之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艺术团专场演出在望儿山风景区隆重启幕。本场演出以多元艺术形式致敬母爱。
创作加持,让母爱具象化
合唱《家乡有座望儿山》,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曲目。作为一首聚焦望儿山文化的作品,歌词由词作家王晓军精心撰写。他以望儿山的传说为灵感源泉,用凝练的文字勾勒出母亲盼儿归的深情画面,将“母爱”这一抽象情感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学意象。而著名军旅作曲家刘顶栏的谱曲,则为歌词注入了旋律的灵魂:旋律线条起伏如母爱般绵长,既有抒情段落的细腻婉转,又有合唱部分的恢弘共鸣,让观众在音符流动中深切感受到母爱的厚重与深沉。
现场演绎,传递文化温度
演出现场,领唱李玉敏与合唱团成员以真挚的演绎,将这首凝结着创作匠心的作品推向高潮。歌词中“望儿山,母亲山,千年立海边,母爱浩荡大于天,情满渤海湾。”的深情咏叹,配合旋律的层层递进,不仅唤起了观众对望儿山传说的文化记忆,更引发了人们对母爱情怀的集体共鸣。不少观众表示,这首歌让他们看到了本土文化与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既有地域特色,又充满情感力量,仿佛让望儿山的母爱精神‘唱’进了心里”。
专场演出:以艺术之名,致敬母爱
除《家乡有座望儿山》外,整场演出还涵盖了独唱、对唱、舞蹈等多种形式。从《梦中的妈妈》《白发亲娘》的深情倾诉,到《母亲》《两地书,母子情》的质朴告白,艺术家们用歌声和舞姿编织出一幅母爱的壮美画卷。而《家乡有座望儿山》凭借其背后的创作班底与文化内涵,成为这场演出中连接历史传说与当代情感的纽带,既彰显了营口望儿山母亲节的文化底蕴,也让“母爱”这一永恒主题以更具艺术性的方式触达人心。
此次专场演出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对母爱文化的深度传播。当《家乡有座望儿山》的旋律回荡在演出现场,观众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艺术的魅力,更是一座城市以文化为笔、以情感为墨,对天下母亲的深情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