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兴村显身手——记新邵县陈家坊镇朱家村党支部书记朱智坤同志

朱智坤,男,48岁,中共党员,现任新邵县陈家坊镇朱家村党支部书记。1994年12月入伍,在广州军区某师教导大队任教学班长,1998年12月退伍。2010年回村任村主任,2021年任村党支部书记。

军徽映初心,躬行践本色 

服役期间,朱智坤同志始终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投身工作任务,发扬邵阳人“吃得苦、霸得蛮”精神,在训练和处突中屡获佳绩。特别是在1997年香港回归维稳、1998年武汉抗洪等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荣膺“优秀士兵”四次、三等功一次,并多次受到嘉奖。

退役后,朱智坤同志辗转广东沿海务工,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然而,家乡的山水和乡亲的期盼始终萦绕心头。2010年,他放弃广东一家大型五金公司主管的优渥待遇,毅然返乡担任村主任,在建设家乡、服务群众中尽显军人本色。他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治、防溺水、利剑护蕾等志愿服务,每年参加无偿献血,倾力扶助弱势群体。对突发意外、罹患重病的家庭,及时纾难解困,协助申办低保。他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察民情、谋对策,确保困难户、五保户、移民户、残疾户、退役军人及其他困难群众应助尽助,累计帮扶群众50余人。

朱智坤同志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以军人特有的闯劲和韧劲奋力拼搏,成立一家劳务公司,承包本镇一家环保砖厂,为村民创造就业岗位二十余个,吸纳脱贫人口5人,既解群众就业之难,更固乡村脱贫之果。

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到田间地头。

火场炼真金,险境砺担当

2020年抗疫期间,朱智坤同志夙夜坚守防控一线。闻令而动,迅速设卡布点、搭建帐篷、运送物资,保障管控及时有效,力保全镇疫情零扩散。面对村内设置核酸检测点引发的村民顾虑,他迎难而上,耐心解释、细心安抚,成功动员组织一批志愿者投身一线执勤。

身为镇消防义务志愿者,朱智坤同志将火情视为命令,始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救援、指挥调度、协调资源,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保障受灾村民基本生活。2022年10月潭府乡特大山火,他亦挺身而出,连续五天四夜奋战在扑救山火的最前线。为保消防供水,他驾驶消防车日夜穿梭于陡峭坑洼山路,忍饥挨饿确保水源不断,任务完成后形容消瘦。

铺就振兴路,擘画新蓝图

昔日,朱家村为全镇最贫穷的村之一,许多村民举家外迁。全村十几年来未建过新房,无一寸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该村最形象的写照。朱智坤同志决心改变,他立足与镇政府一河之隔的地理优势,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主导争取到湖南省“六到农家”项目,为确保项目早日落地,他反复入户沟通,阐释前景,终使项目在2011年成功实施,基础设施初见规模,朱家村焕新启程。

朱智坤同志始终将发展抓在手上,积极招商引资,配合镇政府征地在本村建设开发区。迄今建成滨江丽城商业小区、朱家新区、贝罗森幼儿园;家纺服装产业园正在建设中;成功引进服装厂、箱包厂等企业6个,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为进一步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朱智坤同志积极奔走,争取到市政府、市国资委、市燃气总公司等驻村帮扶单位的支持与帮扶,2017年建成多功能村服务中心及牛车湾新农村示范点。2018年实现村组道路硬化到户、亮化到院落。目前,全村水泥路硬化总长5.1公里,覆盖所有村民小组和农户,吸引了大量村民返乡建房就业。

2015年整村脱贫后,朱智坤同志矢志乡村振兴。组织党员村民代表赴先进村考察,结合专家意见,确定发展特色农业战略。经多方联系奔走,2024年争取县水利局400亩水土保持坡改梯项目,规划种植果树。鼓励村民发展有机蔬菜、特色禽畜养殖,依托朱家村优美风光与深厚文化,打造农旅融合新农村。为推动战略顺利实施,朱智坤同志全程参与规划建设,组织技能培训,提升村民农业技术与旅游服务意识。如今的朱家村,生机盎然、村美人和,村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返乡以来,朱智坤同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军人品质,以实干担当书写了兴村富民的精彩篇章。由于在服务村民、推动乡村振兴和抗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突出表现,他于2019年被评为新邵县公德教育先进典型,2020年荣获情动新邵第五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24年被评为新邵县优秀党务工作者。(通讯员 李家俊)

村委联系优秀乡贤筹措现金和物资发放给困难群众。

本文由 华夏号 - 华夏号 发表,其版权均为 华夏号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华夏号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