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蔡锷公馆
文/蒋子棠
滔滔黄泥江,如凶猛的孽龙,似脱缰的野马,咆哮而来,把座绵亘数千里巍峨挺拔的雪峰山冲开了个大缺口,宛似一扇敞开的大门,于是便有了“山门”这个地名。黄泥江冲出山门后,不知是耗尽了精力,还是留恋这里纯朴的民风或是富饶的田畴,缓缓地、欢快地向下流去,好像飘忽着一条绿色的绸带,来到山门古镇旁的秀云山下,回了一个又一个湾,久久舍不得离去……
秀云山,四周绿树争辉成荫,青石小径拾级而上,前有拱桥相映,后有书斋衬陪,古镇建筑风格各异,吊脚木竹楼高低有序……确是一幅独具特色的山水画。在这风光旖旎的秀云山下,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杰出的军事家蔡锷就延生、成长于此。
步下秀云山,走过“松坡街”,远远看到楷书浮塑“蔡锷公馆”四个遒劲的大字,大门两旁长大的石块上,精刻着“修文演武双能手,护国倒袁一伟人”的对联。砖木结构,前后三进,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的蔡锷旧居,分为六个展室,展出了有关蔡锷的珍贵文献资料、图片、实物,以及“蔡锷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各级领导和蔡锷亲属题词。
蔡锷,清光绪8年(1882年)出生于湖南洞口山门水东。据说:出生以前,其母王氏梦见一颗明亮的星子从天上坠落,她赶紧扯开衣襟接住。后请一算命先生园梦,说是此梦主贵人将出,并为王氏腹中贵人取名松坡,赞叹道:“松长山坡,受日月之精华,钟天地之灵秀,茂也、妙也。”蔡锷出生后,便取名艮寅,字松坡。蔡锷自小聪颖过人,6岁时,得到山门路边村秀才刘辉阁的特别赏识,收为私塾生,并将爱女刘森英许配蔡锷为妻,同窗共读。12岁被宝庆(今邵阳)名士樊锥免费收为弟子,熟读先秦诸子之书,15岁考取长沙时务学堂,深得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和器重。戊戌政变后,蔡锷始终以救国救民为已任,于1898年回山门告别父老乡亲,在好友和乡亲的资助下,东渡日本留学,从此改名蔡锷。他紧紧追随孙中山先生,是“云南起义”的卓越领导者,又是“反袁世凯称帝”的进步革命家,只可惜于1916年11月8日英年早逝。噩耗传到山门,山门人民悲痛万分,纷纷举行各类悼念活动,并在山门古镇建起了“松坡学校”,将蔡锷居住过的小巷命名为“松坡街”,次年山门各界人士及生前的同学、好友筹措资金,又以蔡锷全家的安身之地武安宫(当地一座会馆)为基础,扩建为蔡锷公馆……如今蔡锷公馆已经被湖南省定为文物保护单位,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蔡锷宿舍,目睹那简陋的木板床,不到一米长的条桌以及摆放在条桌上的桐油灯、铜笔盒、砚池等物,好象看到了一个气度非凡的少年,面对低矮窄小的窗子,端坐在条桌旁,在微弱的桐油灯光下,正孜孜不倦地攻读着……
(此作原载1998年1月11日广东《交通旅游报》)